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800小说网 www.800xs.io,东方冕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布翻模制成,中硬质半片状,再用油彩绘成不同颜色脸谱,面部狰狞恐怖,额头缀红花布。大幡僧各角色分别着不同颜色的裙子及花上衣;小幡僧着日常便服,披花布披风,用红布带绕头一圈后在前额编成翘角,末梢有蛇信样突出,篾圈上编丝线如散发垂脑后。道具为大幡僧如跳番僧样鼓担,但不钉经书。小幡僧自打锣鼓,边打边跳。表演时,小幡僧各角色分别将担挑在左肩,右手击鼓,由弥勒领鼓指挥并引路。行进中弥勒走“编辫脚”前进,小幡僧敲锣走四方位。

    生龙活虎的龙灯舞。邵武的龙灯,龙眼藏灯火,张口昂着。龙身扎制从材料上可分成两种:一种是用稻草扎成,称稻草龙;另一种是龙身为竹木架,罩上或绸或布或纸制作的龙衣,涂以各种色彩,节节有灯。龙舞分稻草龙灯舞、龙灯舞、香火龙灯舞、板凳龙纸龙灯舞。舞龙人数视龙身长短而定,一般八至十人之间,必须身强体壮。头系方巾,身着彩衣,随龙舞的节拍和锣鼓的节奏,通过手形身形步形使龙上下翻腾,左盘右旋,龙形、龙态、龙声、龙色表演得淋漓尽致。常是一个球灯(龙珠)前面引路,吸引龙随球走,此即为有名的龙戏珠之说。此外尚有蛟龙盘柱、蜕皮、车水、九龙摆尾等表演节目。最为精彩的是斗龙,即多条龙聚集在一个大晒谷坪上,比赛哪条龙扎得最漂亮,舞得最好。在和平古镇诸多种龙灯中以“稻草龙”为魁首,任何龙灯与之相遇均须避让,体现了“以农为本,力农重谷”的传统。元宵节,和平还有一项独特而简单的“龙灯”谓之“烛桥”即在长板凳上安放点燃的蜡烛,每家扛一张,首尾相接,次第行进在街巷和田间小道,可长达千米。远远望去,宛若一条长龙,蜿蜒游动,蔚为壮观。

    喜庆洋洋的花鼓灯舞。花鼓灯舞,遍布邵武城乡,多在春节期间演出。由一人手擎制作精美的花灯前导,三人男扮女装着戏服在后,手执小扇,在锣、鼓、钹与唢呐的伴奏下,边唱边舞,穿街走巷,曲调达10多种。舞蹈轻快、滑稽,所唱内容多为道福贺喜,反映政清人和的景象,深受群众的喜爱。

    优美的七巧灯舞。分布在和平、大埠岗等乡镇。由7个姑娘一手执红彩巾,一手擎花灯,在锣、鼓、钹、笛、唢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。灯为七角灯,上绘花鸟虫鱼等图案。其动作融合了各种劳动姿态而成,既舒展大方,又轻盈、优美。与唱词合拍,情节丰富,动情感人。

    惊险的踩高跷。多在迎神赛会或春节期间演出,多扮演唐僧取经。表演者站在高跷上,穿街而过。新中国成立初期仍十分活跃,但表演内容不断翻新。

    朴实的刀花舞。邵武多山,过去常有虎豹出没,为了安全,也为了排除寂寞,人们常常结伴上山打柴。在打柴的过程中,逐步创作了刀花舞。刀花舞遍及各乡村,表演人数及男女不限,左手执扦担(一种用毛竹做成的长1。6米的挑具,其两端被削尖),右手拿柴刀碰撞敲打形成节奏。人们随着节奏起舞,常常伴有对歌。听,一群汉子正在对歌呢。

    甲:今天上山打了什么柴哟?一共打了多少柴呵哟?

    乙:今天打的是松柴罗,一共打了二六一十二担柴哟罗!

    甲:敲敲扦担咣咣响,为什么打柴挑松柴哟?

    乙:松柴好烧火苗旺,马娘(邵武方言妻子的意思)烧饭喷喷香,夸我贴心又能干嘞!

    合唱:松柴好烧火苗旺,马娘烧饭喷喷香,夸我贴心又能干嘞,夸我贴心又能干嘞!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